工作动态
康复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康复聚焦

回眸“十三五”!喜看广东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成效 (康复篇)

来源:省残联官网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1-7 13:28:58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顾过去这5年,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令人欣喜、鼓舞人心。

  广东“众创杯”残疾人公益赛不断推动更多残疾人融入创业浪潮;“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累计发放助学金3653万元;122.5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累计投入约1.7亿元用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造福4万多个残疾人家庭;为超过80.7万人办理残疾人证;全省建档立卡26.68万贫困残疾人符合脱贫条件,脱贫率为100%!

  5年来,主动担当、敢为人先、不断奋进的广东,在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时代中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值此年终之际

让我们一起回眸“十三五”

喜看广东残疾人事业发展新成效

(康复篇)

  “十三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精心指导和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展顺利,截至12月底,全省122.5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基本康复服务率98%,辅具适配率99%,大幅高于国务院残疾人小康进程“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的两个80%的任务目标。

  康复机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2019年,15岁的卓卓在广州市康纳学校(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读初三,性格单纯沉静的她,一坐到钢琴前就变得活泼,还能流畅地弹奏《一步之遥》和《降E大调小奏鸣曲》;30多岁的阿哲看起来像一个大男孩,“他就是一个‘happy boy’”,阿哲妈妈看着儿子笑着说,“他很喜欢交响乐。”2018年,阿哲开始学习非洲鼓,令阿哲妈妈欣慰的是,通过学习非洲鼓,阿哲的节奏感得到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得到增强,更重要的是,他的自信心和专注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0.jpg

图为卓卓弹钢琴

  广州市康纳学校是国内第一所专门针对16岁以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公立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与研究机构。“十三五”期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定点机构管理办法和准入标准,积极推进各级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定点机构认定工作,目前全省共有定点康复机构2141家、定点评估机构1076家。

  同时,举办省级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听力障碍等四类康复教育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班共计16期,目前,全省共有11935名康复专业人才、1225所康复机构的信息记录在数据库中。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稳步推进

  2019年-2020年,省残联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管理办法》,继续细化和强化我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保障,并进一步完善线上康复形式。省财政厅等9部门出台稳定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政策措施,有效确保了包括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在内的500多家定点康复机构稳定发展、复工复训。

  “十三五”期间,省残联会同省教育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并按照有关要求推动省政府办公厅不断完善更新,非公益一类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从1.2万元/学年·人提到高2万元/学年·人。据统计,全省共为6万余名0-6岁包括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脑瘫)和孤独症等残疾儿童提供包括康复医疗、功能训练、辅助器具、支持性服务等基本康复服务。

  残疾人辅助器具推广适配服务得到全面提升

  广州市番禺区现有1万多名残疾人,番禺区开展上门评残办证和配置辅具一条龙服务,并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区16个镇街举办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辅具供需见面会,残疾人不仅能像逛商场一样挑选各种辅具,还能免费享受上门安装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省通过加强对各地辅具服务机构工作指导,推进定点机构认定工作,共确定108家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定点机构,基本满足了各类残疾人的辅具适配需求;率先在全国制定《我省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实施办法》,明确残疾人辅具适配补贴目录和补贴标准,为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提供重要保障。响应省卫健委服务需求,为163名麻风院村休养员适配电动轮椅车。

  至此,全省接受辅具适配服务残疾人共有26.3万人。同时,对标国际一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已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

  残疾预防工作有效推进

  2020年8月25日,省残联与河源市源城区联合组织开展残疾预防誓师大会,向社会宣誓推进残疾预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并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残疾预防行动,为健康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凝聚强大合力。

  自2017年正式设立“残疾预防日”以来,我省残联分别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二、三、四次“残疾预防日”等多样化宣传教育活动,促使残疾预防宣传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并牵头制定并贯彻落实《我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7-2020年)》。

  河源市源城区、梅州市梅县区和清远市英德市三个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将残疾预防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民生实事等工作有效衔接,因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药物中毒等因素造成的残疾大幅度减少,圆满完成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创建工作。

  其中,河源市源城区在中国残联召开的全国残疾预防综合工作培训班上作为典型试验区做经验发言,梅州市梅县区和清远市英德市被选为创建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优秀案例。

  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顺利

  省卫健委、省残联共同制定了《广东省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联合转发《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实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普惠服务包、精准康复服务包,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参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个人支付部分给予补助。同时与卫健部门沟通协调,全面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全省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已全部落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高于普通人群。

  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成效明显

  在今年春节以来的特殊时期,康宁农场作为精神病康复机构,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安排服务对象暂时居家,将他们的返场时间慎重延后。

  为了确保有效实时沟通和更好地提供服务,社工、场友家属和场友们组建了专门的微信群,随时在线,用爱心和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在社工帮助下,小池学会了在家自行护理切菜造成的伤口;社工表示:“疫情期间,所有场友情绪稳定,能合理安排居家生活,掌握防疫基本常识,社区生活适应良好,积极参加农场开展的各项线上康复培训。”

1.png 

图为社工为场友送防疫用品

  进入圆形的拱门,看到错落有致的小路,眼前一片开阔的绿植。眼前这些养眼的绿植、树苗、花圃,全部都是出自精神康复科病人之手。实际上,种花弄草,并非简单的劳动,而是通过“园艺疗法”让病人舒缓心情。

 2.png

  “园艺疗法”能够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病人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目前,在佛山“园艺疗法”主要应用在康复领域上,一些社区综合性康复机构也在运用“园艺疗法”帮助残疾人康复。

  “十三五”期间,省残联积极配合省民政、财政、卫计等部门,依托社区康园等社区康复机构开展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功能训练、职业康复等社区服务。同时,加大患者评残办证工作力度,为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人落实救助、补贴及优惠政策等,强化其权益保障。

  未来,省残联将围绕残疾人事业“十四五”规划和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密切结合残疾人群众的康复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康复服务质量水平,让残疾人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图文转自:广东残联官网   作者:刘淑宏

 

分享到:0
TOP